大树

只拖不坑,真的!

是念念不忘,终有回响吗

是那么多人执着于于此,所以还能再看到吗

苦守多日,只盼你归,太太回来吧,我们好想你啊!!!!

呜呜呜呜……

蔺靖文件夹:

1. 脑洞是怎么开出来的

整个蔺靖的脑洞真的是起源于一个对赌——当然,目前被无限期拖延了执行期。

一开始和某人面基的时候说,约好一个人写九州梗,一个人写欢乐英雄梗,回家的路上,我在高铁上写了第一章的前半部分,那时候蔺晨的痛苦我全脑好了,但不打算写,只是作为人物的底色,写一个分开又重逢的开放式结局。后来和某人聊天,把萧景琰的执念也完善了,从那时候起蔺靖就开始在我的手里头饱受折磨。原定只有一篇,后来也慢慢铺垫成了整个一篇十二万。


十二万写的时候,我就是打算写一个毫无转圜的分道扬镳。当然,现在回头看看,其实很甜。话说回来,当时我觉得这个脑洞已经结束了。


梁帝的脑洞是在all靖群里,有人说想看老一辈的故事,于是就顺着脑补了上一辈萧选、言阙、林燮的故事,那时候我说,如果这样的话,我能找到一个蔺靖HE的方式了。【对,梁帝原本是个HE】。

梁帝(上)写得不是很顺,更换了好几种开头的方式,快把提意见的某人给搞死了。最后还是平铺直叙地慢慢写,写完倒也算满意,就直接发了。直到那时,我都还没有开出梦回香的脑洞。

(下)写得更不顺,因为摸不准蔺晨的心态。不知道为啥,写起来蔺晨特别的畏缩,他不敢靠近,又不想离开,我一开始是以为需要细水长流慢慢铺垫的缘故,后来某天福至心灵地开了梦回香的脑洞,瞬间就明白为啥我脑蔺晨他这么迟疑。再回头看已经发得(上),言阙的部分一丝不差地能对上,只能说是天意。


写完梁帝我也觉得这是我所有脑洞的终结了。然而从来都事与愿违。


金陵三日是想写一个武侠AU,圆十二万没写成的遗憾。十二万写得很古龙,但一点儿也不武侠。因为一直是温瑞安没放飞自我阶段的粉,我对说英雄实在是有点真情实感,所以不得不说,碧血楼,阎罗殿和紫金台的三足鼎立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金风细雨楼,六分半堂与有桥集团的对立。当然也没有完全对应,毕竟不是一个说英雄AU。


写的时候我在计划后面度假,所以没有打算写很长,于是一开始就定了三日的时间范畴。我一直想写这样的故事,在短暂的时间内,发生了一些事,但这些事的时间纵深可以追溯到很多年前,或者很多年后。然后数根线,并行交错,最后汇成一股。那个时候的大纲虽然很详细,但是和现在的成品有许多细节上的出入,只有一个是毫无更改的,就是蔺靖最后生死同穴了。


发过第一日后,出了一些很不愉快的事,觉得没什么意义,忽然不想给很多人看了,也忽然不是太care大部分人的看法。带着这样的心态,开始写第二日,第三日,所以第二日第三日中的小王爷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点不顾一切的意思。

不顾一切也不是癫狂,就是他忽然觉得很多事情不再重要了,那么在这个基础上,他们HE就成为了可能。


因为是毕业旅行,来来回回地飞。我的晚点体质让我有幸把拖了很久的海伯利安给看完了,想安利这个,又开了脑洞。那时候前传只写了一部分,所有后面的很多部分即使结束也是开端。


前传本来没有这么长,只是一个简单的叫做“某年某月”的脑洞,原先就打算放在正传之后再写,单纯地写一些甜饼,然后捅一刀。后来也是越开越大,再加上海伯利安,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。


至于海伯利安,我只能说,可能是最后,一切的终结吧。


2. 金陵三日与它的前传


写这篇的时候,同时在做一个游戏。以执念/好感作为KPI,十二万的好感足够,就会引向梁帝,梁帝的执念够深,才会有金陵三日。

这也就是往生劫的意思。

梦回香的作用与副作用在海伯利安里会进一步叙述,他们悲剧的原因也会得到阐明。蔺晨使用过梦回香后,他必须承担逆转时光的副作用,所以说,在我的脑洞中,梁帝之后的蔺晨已经不存在了。


他不是一个完整的三魂七魄,而是梁帝萧景琰的执念。


整个梁帝中,蔺晨没有给过萧景琰解释,没有给过他努力的机会。所以金陵三日中,有这么一个蔺晨,时而迟疑时而主动地存在着,使得萧景琰可以去逼问一个解释,去奋力一个他想要的结局。


小王爷也很OOC,他比梁帝更自在一些。解脱于皇位,释放于江湖。他到底可以做一个江湖人。蔺晨说的点到即止,他不愿信,即使粉身碎骨,也想求一个无怨无悔。

所以他们HE了。


当蔺晨不执着自己是谁,当萧景琰不在执着谁是蔺晨。他们只是作为两个独立的灵魂,内在吸引,那就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拦他们的相爱与相守。



3. 缘定三生


前传的结局是我对神雕侠侣的一个执念。

我从来不喜欢看一对情人为了在一起,冲破万难,有情人终成眷属。我喜欢看,两个前途未卜的人,终于可以放下一切,相拥而死。


我当时看神雕,特别希望整本书就结在重阳宫成亲。一个身中剧毒,一个身受重伤,这一对青年男女,不被社会所容,不被命运青睐,在生命的最后,前途未卜地成婚。他们或许能得救,或许不能,但对于他们而言,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。


前传就是这样,插满了flag,但是他们在一起了。


梁帝当年与言阙发生了什么,谁也不知道,但是,again,没有HE。

孙舒城当年的死,是梁帝和碧血楼合作的产物。他没有放任自己的儿子沉溺在情爱中。同理,困住蔺晨的那个局也是如此。他写信给萧景琰,说如果能拿到前朝宝藏,此后不管他们山高水长。所以可以想想,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态前往栖霞山最后的一局。


这时候萧景琰还有除了蔺晨以外想要的东西,所以被困住了。

最后他得到的残破的蔺晨,和残破的他一起,终于才能一起完整。


btw,其实萧景琰说缘定三生,是被成全了的,只是金陵三日是最后一世了。


4. 胡八一


我一开始是不吃胡靖的,后来不知道怎么地觉得胡靖背景下的蔺靖特别酸爽,而我又是一个狗血癌。

金陵三日中胡八一只是一个开头,但海伯利安后会解释他与萧景琰的关系。在那之后,大概是我苏阁主的尽头吧。


Napěchovat:

例行表白?

本来搞了个题目,后来又放弃了Orz


由于从十二万的《陈大方与蔺春风二三事》系列,到《梁帝》,再到《前传·金陵三日》,世界观在不断拓展的路上狂奔。于是,即使只是写一些杂七杂八的话,感觉也需要与时俱进(?)地更新套路。

对,只要套路深,……,我也不知道还能怎样。

在打开文档之前大概地给自己列了个套路示意图——

从总的内容来说,

Ⅰ部分先说一说《前传·金陵三日》;

Ⅱ部分按照套路,依旧是把三个世界摆在一起说一说:包括相联系的部分与对比的部分。

终结完文本内容部分后,大概会就文本抽象的(小说精神?)……我不知道怎么命名的部分再啰嗦点东西(最近鸡血也是喝得有点多,啊

努力控制字数在合理范围内……

 

 

 

-内容

 

《前传》

 

按照顺序撸一撸主要的情节。

1 轿子里的相思病

2 知我者谓我何求

3 前世欠债,今世还钱

4 珍珠作眼,般若于心

5 我有一只鹿,后来他有了一对兔

6 谢你装傻

7 情丝绕

8 唱歌的沙;自投罗网的谎与真

9 袖中刀,袍上洞,紫金台的一笔空

10 莫听穿林打叶声,料峭春风醒,无雨无晴任平生

11 自欺不欺人

12 结发

 

这辈子的萧景琰,其实不太像萧景琰,他有了更多的江湖气,落拓浪荡皆可,但依旧聪明。聪明到,会主动追着阁主跑了。

缘尽于此,点到为止。他们两个人之中,总有一个是不信的。

有情人终成眷属。他们两个人之中,总有一个是相信的。

 

戳心戳肺的一些点。

你见我在你噩梦中,我却仍为你相思成疾。

无论我看见的是谁,在后面的总是你。

和萧舞剑,可叹山中一日如一日,终不如信安山中石室内,一眼千年,前尘若烟。

击鼓而起,送你风花雪月烽火急,一将功成万骨枯,家国天下,抵不过一盏丑丑的兔子灯。

萤火虫,总有浪漫的传说。《礼记》载:腐草为萤。又有囊萤映雪,明镜不疲。

但是前世那盏的认定一辈子的唯一的兔子灯,今世哪怕一盏长明萤灯,也是比不过、替不了的。

何况蜜蜂终究不是萤火虫。

有情人,到青木寨赶夏祭。即使没有真言水,我也愿意告诉你,我喜欢你。

更何况明明打从一开始我就说了,是为相思而来。

 

不知道是哪一辈子,在春水小舟里和你发丝纠缠,扯痛了头皮,只当结发。

这一辈子,诳你之前不由得动动手扯痛你发根,哪怕你诳我,我也只当了了一个心愿。

 

 

《金陵三日》

 

《前传·金陵三日》中统共有三条线。基石是那块神秘的前朝宝藏。

一是远山淡水的背景。前朝灭于梁帝手中,明氏复国,有了碧血楼,幌子是前朝宝藏。

二是萧景琰追寻前朝宝藏的主线。朝堂利用江湖,有了紫金台。

三是为了取回前朝宝藏里那瓶回魂饮的阎罗殿。追求极乐,比江湖更江湖,却也因祸得福。

 

琅琊阁退出了舞台,蔺晨孑然一身的登场。他决意不再给琅琊阁附加任何立场,就像他决意不杀人。但是萧景琰依旧奇怪地打破了这个原则——从表面上看一切还算完好,但内里已经出现了裂痕。

 

第一日:

凌远是个好医师。

明楼不管在哪里,都是运筹帷幄的大boss。当然,也不能忘了不顾一切翻天覆地的计划,几乎都是王天风的手笔。

丑脸人是痴傻癫狂的蔺晨。他也依旧是蔺晨。

“他要好好地离开这里,谁也拦不住。”

 

第二日:

以身为饵,引出一个百鬼万毒阵里逃出来的人。收到一对兔子,黑曜石的眼睛闪闪亮,肥肥的耳朵随时都能觉察到你的踪迹。

很温柔的凌远,和很精明的明楼,又因为这件事搭在了一起。

明小少爷很不幸,这辈子又被套路了。

 

第三日:

栖霞山的佛光再多,也保不住心甘情愿的痴心人。

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

七年前是我诳了你,应了那句“引阎罗殿空设百鬼万毒阵”;七年后我想留住你,然而自己也被算计进了一个局。

 

刚开始以为食梦貘投射的是凌远,但后来一想,这何曾不是在说蔺晨和萧景琰。

千千万万的梦,千千万万的镜子,千千万万个你。梦醒时分总要做出决定,选择自己的身份,选择自己的道路。你曾选了天下,选了朝堂,而这一次选择了爱人。仅此而已。

前面所有的红烛燃尽未同灭的遗憾,这一辈子终于能够死同穴。

 

《前传·金陵三日》采用了非常鲜明的武侠式的叙事风格,而且也被安排了了一个非常武侠式的收束。

真要说,也正是应了那句烂俗老话

——问世间情为何物,直教人生死相许。

 

 

-结构

 

《前传》是甜的,唯一让它显得像砒霜糖的原因,是因为它被安排在了《金陵三日》后才现身。

知晓了结局后,前尘再美,也不得活在一层阴霾之下。

特别是当套路特别多,而经过了无数套路,最后却显出真情的瞬间,更是感慨。

 

《前传》的总字数是30522。其中打破结构平衡的章节是六、琅琊雨:1909;七、湘西竹:7660;以及八、苍云洱海:5406。

湘西竹这一章是因为交代前事,和暗埋伏笔,额外的字数多了些。就好像小情侣闹了矛盾后想和好,要彼此剖明心智一般,念叨了许多,从相遇念起,展望了一下未来。

由此可见,刨掉这一章,真正的谈情说爱,如果不是一言不合各自飞,就是如漆似胶甜蜜蜜。(不

 

《金陵三日》的这三日,字数分布比较均匀地增加:第一日:5466,十五小节;第二日:9003,十三小节;第三日:7107,十三小节。

第一日是打碎的片段最多,但节奏不算快的一章。分流成四部分,凌璞的部分占了将将一半。

第二日是情节和人物关系碎片化最多,节奏随之加快的一章,基本的故事情节属于这一天。凌璞的的部分占了三分之一,楼诚和蔺靖部分的占比差不多,各有15%。

第三日云销雨霁,揭了所有人的底。

总共而言,《金陵三日》这篇文里的主体是凌璞,次之蔺靖。

但是我倒是觉得可以把凌璞和蔺靖的故事掺杂着比照着看。凌远为什么为情能干脆地走出了梦,而蔺靖为什么同样是为情,却陷入了无止境的迷宫。

 

我坚信凌璞以41.5%的占比,取得了当之无愧的发糖地位,因此,《金陵三日》其实也可以很甜。

 

 


 

 

我可以把《陈大方与蔺春风二三事》系列,到《梁帝》,再到《前传·金陵三日》简称为三部曲吗……虽然有点不科学。

这个推进过程是小说文本的世界观不断发展、充盈、多元、逐渐完善的过程。

十二万是一个梦碰触到现实后在两者相互磨合过程中最后的幻灭;《梁帝》是一个现实主义倾向的、历史性的故事,是理性在现实中合乎逻辑的失败;《前传·金陵三日》是一个梦的回归。

 

自从在《梁帝》中开始加入了一条明晰的关于萧言的线索之后,在春风故事里只作为背景的“上一代”开始明显的更强力的介入故事的发展。有点像是故事及其人物越来越成熟或者说通透的反映:他们有了理解更多元世界观的能力。

在《梁帝》里反映了最现实的问题,最贴近现实的故事。(因而也是最虐的

萧言与蔺靖面对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,但在反映到具体的对象上出现了差异。

这种一致性,反映在迄今为止的全部文本来看,处于其中心位置的精神唯“情”一字,但附加的设定局限了这个无边无际的包容的精神,从而导出了具体而不同的故事。

全部的文字既可以看做对“情”之一字的不断地尝试与探究,也可以视为“情”字不断地自我实践与自我阐释。但是在我们阅读的尽头,到底什么是“情”,是无法通过文本得到回答的。文本的本质是暧昧的,通过故事,我们看到了属于“蔺靖”之间的感情被一层层一面面剖开来,但是“真理”,即“情”的本质,是不可说的、隐藏的。即使每个人在阅读完成后,承认蔺靖之间是一份负担着巨大责任和风险的感情,承认在萧言身上表现出的是一种更世俗的、符合帝王选择的感情,而甚至在誉王和孙舒城之间,也存在“情”:但是这所有背后贯穿的“情”是什么,仍旧是难以回答的。

 

与此同理的,还有一个问题也是终极性的:阁主所追求的那个让他一遍遍重来的、属于他和萧景琰的结局是什么样的?

只有一种可能性是最后的结果,那就是此生从未相遇,自然不会有任何勾连,这就是最完美的结局。

这是阁主追求的吗?

似乎不是。

他不忍心看萧景琰死,生死关头,他总会被逼出来。他介入了萧景琰人生的轨道,开始他的修正。

死结其实在于他的记忆,他的执念。那个围困着他的,第一次的那个离散结局,让他产生了想要推倒重来的念头;而这个推倒重来是为了修正第一次那个惨淡结局的念头,让他永远陷入了和萧景琰纠缠的局里。

只要他放弃改变那个结局,在一个他和萧景琰没有任何交集的世界里,没有任何的故事开始,就不会有任何结局,这也就是最好的结局。

但是,做人怎么能怎么消极呢(不

但是,文本解读的多样性拒绝一个枯燥的、机械的、统一的、泛泛为的答案。

阁主像被下了降头一样自信,自信成了他的执念,执念太过便毁了一切。

而阁主一直是那个拥有选择权的人,这一点是最虐的Orz

一旦进行了选择就要承受相应的后果。在《前传·金陵三日》里,阁主担着一个往生劫,执念未去,注定了他无法摆脱从前的感情,他这辈子也不可能做到“点到为止”。

 

“情”是这个故事发展的动力,也是这个故事无法无法结束的原因。

“无情”是应属于上位者的,但若是这么一来,也就没有故事了。

 

《前传·金陵三日》武侠式的、甚至浪漫的收束是由非常多前提构成的。

首先,萧景琰虽依旧是皇子,但他的个性已经与以往不同。他虽严肃,却吃一套得寸进尺。

其次,这一朝也不是传统世袭的皇朝,它是非法篡夺的结果。在这个前提下,明家作为“遗老”,甚至保存了继承前朝资格的合法血统,更是合理拥有复国的权利,与此同时也给予了萧景琰抛弃朝堂和家国天下重担的权力和机会。

最后,是中了百鬼万毒阵的阁主,他自己选择了抛弃过去的记忆,他说“我是我自己”,以一个即使黄志雄,又是蔺晨,既不是黄志雄,又不是蔺晨的身份去喜欢萧景琰。

有一种卸下病骨一身轻松的感觉。

太太曾经说过,无论这个人有什么名字,不论他叫陈大方,还是叫蔺晨;也不管他是萧景琰或蔺春风,还是小将军,又或是陛下。他们两个人就是他们这两个人,是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独立的个体,无论外在改头换面到何种程度,本质依旧是这两个人,那就什么都没有变。

哪怕阁主中了毒,毁了容,甚至伤残了身体,也无论萧景琰是个爱兔子灯、只会揍战鼓的不受宠王爷,亦或突然成了风雅识乐的小王爷,更不论这是在哪一个时空,他们都是他们。

情还是情。

 

 

 -抽象精神部分

 

就小说基本的特质来说,小说无法逃避的前提是:它与读者签订了模仿真实的协议——无论哪一类型的小说,就其内容的建构来说,必定都架构在符合现实世界逻辑的基础上;它不能像小说出现的最初纪元时一样,无视现实,只专注于娱乐性。因此小说不仅是符合常理的,更被要求是逻辑的,有因果的。

从而可以推导一个定义:小说是存在的可能性。

存在的可能性借由一个我个人的烂俗的比喻就是,如果把存在比喻为空间的二维平面,可能性(选项)就是平面上的360°中无限的任一角度,个体(人)可以选择在平面上任何一个角度迈出前进一步;对于小说而言,它的世界不局限于二维平面,也不止步于四维时空,人可以在想象力的尽头进行选择。因此理论上而言,处于小说内在时空中的角色(人)存在的可能性将是无穷的。

但是作者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设定,缩减可能性,最终挑选一条路展示出来。

 

就春风·梁帝·金陵三日这一系列来说,其实就是存在可能性的不同表现。在《梁帝》里被揭露的梦回香,实际上起到了游戏里reset的作用。选择了reset的人(即阁主),保留了关于前一局的记忆,也因此他获得“学习能力”:可以在保留前一局经验的基础上,继续开始新游戏,做出不同于前一局的抉择,以期改变最后的结局。而在《前传·金陵三日》中,阁主一开始似乎也保留了一定的“经验”,他重复再三“点到为止”,实际上是在《梁帝》里的失败(如果可以称之为失败的话)的投射。

如果reset的比喻有微妙地否定了前(另)一个时空确实发生的嫌疑,也可以把处于不同时空的故事独立的看待为分散的平行宇宙。但不同于平行宇宙的是,故事里拥有选择权的人(阁主)拥有了某种意义上的上帝视角,他能看到已发生的,却无法得知未来。所以他在所掌握到的过去的基础上,在又一个新创造出的宇宙进行修正,以期达到最后的结果。

 

按照现实逻辑,存在于现实中的事物,唯有保持本身的时空特性,才能真正被现实承认——你不仅要有存在的物质基础,占有空间;你还必须要占有时间,要有过去与未来。

在小说中,某些部分是可以省略不谈的,某些部分对读者而言,可以任凭喜好去幻想。

比如,

梦回香。从存在最基本的方面提问:梦回香是什么?它为何存在?使用者会有什么后果?etc

再比如,

《金陵三日》中,故事真正发展的因果出发点是胡八一与萧景琰的交接事件,蔺晨又为什么选择出现在这一时空点,并从这里开始了后面的故事?

很多很多的疑问,个人怎么幻想都可以,这并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,它已经可以作为一个独立体存在。

 

最后的最后,只余留一种遗憾,这是故事结束的遗憾,却不是情之所终的遗憾。

我们对死亡的幻想有多么可惧,一切“结束”对我们来说便有多么可惜。

 

 

最后我要说一句……写了这么多,充分实践了一句话

——思君令人老,更易变话唠。

 

 

  

END.


本来今夜天气甚好,夜雨霖铃,适合搞点文学创作

然而到了午夜雨停了……顿时没了一半精神_(:зゝ∠)_然后我又强撑着写完了


 @蔺靖文件夹   @chloec  不知道哪只号上线频率高一点_(:зゝ∠)_一起圈。以后删。




评论

热度(62)